转自piasy兄的拆RxJava
概述
顺着常用的场景/用例出发,理解整个过程、结构、原理,不要沉迷于细节,先对常用的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概览,每一块的细节再按需深入。入手新项目也是这个思路。
从四个方面分析Rxjava
- 事件流源头(observable)怎么发出数据
- 响应者(subscriber)怎么收到数据
- 怎么对事件流进行操作(operator/transformer)
- 以及整个过程的调度(scheduler)
以及一些新鲜的词语如
- backpressure
- hook
demo
1 | Observable.just("Hello world") |
订阅过程
just
1 | // Observable.java |
- 我们创建的是
ScalarSynchronousObservable
,一个Observable
的子类。 - 我们先跳过
RxJavaHooks
,从名字可以得知它是用来做一些 hook 的工作的,那我们就先认为它什么也不做。所以我们传给父类构造函数的就是JustOnSubscribe
,一个OnSubscribe
的实现类。
Observable
的构造函数接受一个 OnSubscribe
,它是一个回调,会在 Observable#subscribe
中使用,用于通知 observable
自己被订阅, 进入subscribe
方法
subscribe
1 | public final Subscription subscribe(final Action1<? super T> onNext) { |
- 我们首先对传入的 Action 进行包装,包装为
ActionSubscriber
,一个Subscriber
的实现类。 - 调用
subscriber.onStart()
通知subscriber
它已经和observable
连接起来了。这里我们就知道,onStart()
就是在我们调用subscribe()
的线程执行的。 - 如果传入的
subscriber
不是SafeSubscriber
,那就把它包装为一个SafeSubscriber
。 - 我们再次跳过
hook
,认为它什么也没做,那这里我们调用的其实就是observable.onSubscribe.call(subscriber)
。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前面提到的onSubscribe
的使用代码,在我们调用subscribe()
的线程执行这个回调。 - 跳过
hook
,那么这里就是直接返回了subscriber
。Subscriber
继承了Subscription
,用于取消订阅。
但是 Hello world 是怎么被传递到打印的代码里的呢?就在 observable.onSubscribe.call(subscriber) 中。
OnSubscribe
在just() 的实现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 JustOnSubscribe
吗?这里我们执行的就是它实现的 call()
函数:
1 | // ScalarSynchronousObservable.java |
为 subscriber
设置了一个 WeakSingleProducer
。
在 RxJava 1.x 中,数据都是从 observable push 到 subscriber 的,但要是 observable 发得太快,subscriber 处理不过来,该怎么办?一种办法是,把数据保存起来,但这显然可能导致内存耗尽;另一种办法是,多余的数据来了之后就丢掉,至于丢掉和保留的策略可以按需制定;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让 subscriber 向 observable 主动请求数据,subscriber 不请求,observable 就不发出数据。它俩相互协调,避免出现过多的数据,而协调的桥梁,就是 producer。producer 的内容这里不展开。
request
进入 WeakSingleProducer#request() 的实现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// ScalarSynchronousObservable.java
static final class WeakSingleProducer<T> implements Producer {
// ...
public void request(long n) {
// 省略状态检查代码
Subscriber<? super T> a = actual;
if (a.isUnsubscribed()) {
return;
}
T v = value;
try {
a.onNext(v);
} catch (Throwable e) {
Exceptions.throwOrReport(e, a, v);
return;
}
if (a.isUnsubscribed()) {
return;
}
a.onCompleted();
}
}
在 request() 中,终于调用了 subscriber 的 onNext() 和 onCompleted(),那么,Hello world 就传递到了我们的 Action 中,并被打印出来了。
完整过程
操作符
以map为例1
2
3
4
5
6Observable.just("Hello world")
.map(String::length)
.subscribe(word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"got " + word + " @ "
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
});
进入map方法
map
1 | // Observable.java |
map
的实现采用了 create + OnSubscribe(RxJava #4097)
;
这里实际上是 OnSubscribeMap
干活了。
OnSubscribeMap
1 | public final class OnSubscribeMap<T, R> implements OnSubscribe<R> { |
- 利用传入的 subscriber 以及我们进行转换的 Func1 构造一个 MapSubscriber。
- 把一个 subscriber 加入到另一个 subscriber 中,是为了让它们可以一起取消订阅。
- unsafeSubscribe 相较于前面的 subscribe,可想而知就是少了一层 SafeSubscriber 的包装。为什么不要包装?因为我们会在最后调用 Observable#subscribe 时进行包装,只需要包装一次即可。
转换的代码依然没有出现,它在 MapSubscriber 中。
MapSubscriber
1 | static final class MapSubscriber<T, R> extends Subscriber<T> { |
MapSubscriber 依然很直观:
- 上游每新来一个数据,就用我们给的
mapper
进行数据转换。 - 再把转换之后的数据发送给下游。
这里要解释一下“上游”和“下游”的概念:按照我们写的代码顺序,just 在 map 的上面,Action1 在 map 的下面,数据从 just 传递到 map 再传递到 Action1,所以对于 map 来说,just 就是上游,Action1 就是下游。数据是从上游(Observable)一路传递到下游(Subscriber)的,请求则相反,从下游传递到上游。
完整过程
线程调度
我们所有的过程都是通过函数调用完成的,都在 subscribe
所在的线程执行。RxJava
进行异步非常简单,只需要使用 subscribeOn
和 observeOn
这两个操作符即可。既然它俩都是操作符,那流程上就是和 map
差不多的,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线程调度的实现原理。
demo:1
2
3
4
5
6
7
8Observable.just("Hello world")
.map(String::length)
.subscribeOn(Schedulers.computation())
.observeOn(AndroidSchedulers.mainThread())
.subscribe(len -> {
System.out.println("got " + len + " @ "
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
});
subscribeOn
1 | public final Observable<T> subscribeOn(Scheduler scheduler) { |
还记得上面的 just 吗?它创建的就是 ScalarSynchronousObservable
,但是这个特殊情况我们先跳过,我们看普通的情况:通过 create + OperatorSubscribeOn
实现。
OperatorSubscribeOn
1 | public final class OperatorSubscribeOn<T> implements OnSubscribe<T> { |
Worker
也实现了Subscription
,所以可以加入到Subscriber
中,用于集体取消订阅。- 在匿名
Subscriber
中,收到上游的数据后,转发给下游。 Producer#request
被调用时,如果调用线程就是worker
的线程(t),就直接把请求转发给上游。- 否则还需要进行一次调度,确保调用上游的
request
一定是在worker
的线程。 - 在
worker
线程中,把自己(匿名Subscriber
)和上游连接起来。
连接上游(可能会触发请求)、向上游发请求,都是在 worker 的线程上执行的,所以如果上游处理请求的代码没有进行异步操作,那上游的代码就是在 subscribeOn 指定的线程上执行的。这就解释了网上随处可见的一个结论:
subscribeOn 影响它上面的调用执行时所在的线程。
但如果仅仅是记住这么一句话,情况稍微一复杂,就必然蒙圈,所以一定要理解它的工作原理。
另外关于使用多次调用 subscribeOn 的效果,我们这里也就很清楚了,后面的 subscribeOn 只会改变前面的 subscribeOn 调度操作所在的线程,并不能改变最终被调度的代码执行的线程,但对于中途的代码执行的线程,还是会影响到的。
在上面的代码中,收到上游发来的数据之后,我们直接发给了下游,并没有进行线程切换,所以 subscribeOn
并不会改变数据向下游传递时的线程,这一工作由它的搭档 observeOn
完成。
observeOn
1 | public final Observable<T> observeOn(Scheduler scheduler) { |
关注 lift + operator 实现的情况。进入onSubscribeLift
OnSubscribeLift
1 | public final class OnSubscribeLift<T, R> |
先对下游 subscriber
用操作符进行处理(跳过 hook),然后通知处理后的 subscriber
,它将要和 observable
连接起来了,最后把它和上游连接起来。
这里并没有线程调度的逻辑,所以我们看 OperatorObserveOn。
OperatorObserveOn
1 | public final class OperatorObserveOn<T> implements Operator<T, T> { |
如果 scheduler
是 ImmediateScheduler/TrampolineScheduler,就什么也不做,否则就把 subscriber 包装为 ObserveOnSubscriber
,看来脏活累活都是 ObserveOnSubscriber 干的了。
ObserveOnSubscriber
ObserveOnSubscriber
除了负责把向下游发送数据的操作调度到指定的线程,还负责 backpressure
支持,这导致它的实现比较复杂,所以这里只展示和分析最简单的调度功能。完整代码的分析大家可以自行阅读源码,其中还会涉及到串行访问相关的内容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Observable.create(subscriber -> {
Worker worker = scheduler.createWorker();
subscriber.add(worker);
source.unsafeSubscribe(new Subscriber<T>(subscriber) {
public void onNext(T t) {
worker.schedule(() -> subscriber.onNext(t));
}
public void onError(Throwable e) {
worker.schedule(() -> subscriber.onError(e));
}
public void onCompleted() {
worker.schedule(() -> subscriber.onCompleted());
}
});
});observeOn
调度了每个单独的 subscriber.onXXX()
调用,使得数据向下游传递的时候可以切换到指定的线程。这也同样解释了网上随处可见的另一个结论
observeOn 影响它下面的调用执行时所在的线程。
完整过程
backpressure
在前面我们讲 just 时,就已经讲过了 backpressure
:
在 RxJava 1.x 中,数据都是从 observable push 到 subscriber 的,但要是 observable 发得太快,subscriber 处理不过来,该怎么办?一种办法是,把数据保存起来,但这显然可能导致内存耗尽;另一种办法是,多余的数据来了之后就丢掉,至于丢掉和保留的策略可以按需制定;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让 subscriber 向 observable 主动请求数据,subscriber 不请求,observable 就不发出数据。它俩相互协调,避免出现过多的数据,而协调的桥梁,就是 producer。
rxjava2.x的Observable是不存在背压的概念的,背压是下游控制上游流速的一种手段。在rxjava1.x的时代,上游会给下游set一个producer,下游通过producer向上游请求n个数据,这样上游就有记录下游请求了多少个数据,然后下游请求多少个上游就给多少个,这个就是背压。一般来讲,每个节点都有缓存,比如说缓存的大小是64,这个时候下游可以一次性向上游request 64个数据。rxjava1.x的有些操作符不支持背压,也就是说这些操作符不会给下游set一个producer,也就是上游根本不理会下游的请求,一直向下游丢数据,如果下游的缓存爆了,那么下游就会抛出MissingBackpressureException,也就是背压失效了。
在rxjava2.x时代,上述的背压逻辑全部挪到Flowable里了,所以说Flowable支持背压。而2.x时代的Observable是没有背压的概念的,Observable如果来不及消费会死命的缓存直到OOM,所以rxjava2.x的官方文档里面有讲,大数据流用Flowable,小数据流用Observable。
Hook
我们多次遇见了 hook
,为了简化逻辑,也多次跳过了 hook,这里我们就看看 hook 有什么用,工作原理是什么。
利用 hook 我们可以站在“上帝视角”,多种重要的节点上,都有 hook。例如创建 Observable(create)
时,有 onCreate
,我们可以进行任意想要的操作,记录、修饰、甚至抛出异常;以及和 scheduler 相关的内容,获取 scheduler 时,我们都可以进行想要的操作,例如让 Scheduler.io() 返回立即执行的 scheduler。
这些内容让我们可以执行高度自定义的操作,其中就包括便于测试。
其实 hook 的原理并不复杂,在关心的节点(hook point)插桩,让我们可以操控(manipulate)程序在这些节点的行为,至于操控的策略,有一系列函数进行设置、以及清理。
目前和 hook 相关的内容主要在 RxJavaPlugins 和 RxJavaHooks 这两个类中,后者在 v1.1.7 引入,功能更加强大,使用更加方便。